立学宣言
杜染
摘要:立学是笔者以文化为重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方法论,从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创立的一种关于“现代性”的理论、建设的哲学,是以实践观、进步观为立足点,关于人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发展的现代性建构哲学理论,属于实践论的思想体系。立学以一个“立”字作为所创理论的中心词,现实构想是文化—政治—美学“三位一体”,建基于以存在为根据的总体性和世界历史的运动性,逻辑起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目标是人类解放,实现条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构性实践,内容包括文化—政治—美学辩证融合的统一体为本质内核的文化政治学、文化建构论美学和文化建构主义。立学以辩证的“肯定”和“建设”为宗旨,以共产主义学说为基础和内核,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理论视域,以现代性的建构性实践为总体视角,将现代性建构与历史的存在论本质地结合起来,内在统一于现代性建构这一“总问题”,具有实践和意识形态双重指向。立学的价值主要在于从文化建构主义的角度刻画文化政治、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性。立学的理论主旨和核心概念是“文化建构”、研究对象是现代性建构、核心范畴是建构性。立学主要由“文化即建构”、“文化政治”、“文化建构主义”等重要命题构成。
关键词:立学;建构性;文化建构主义;文化政治;政治美学;现代性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列宁
立学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笔者创立的文化现代性理论、一种研究战略,中心理论主题是通过建构性实践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的目标。
笔者的文化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即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和立学,提出现代性是理性、历史性、主体性的合一,文化现代性是文化、政治、美学的合一,立学是文化政治、文化建构主义、文化建构论美学的合一。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联结点,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始终处于实践过程中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立学认为实践过程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建构关系,这种建构关系构成了人类的文化视野。从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建构关系和人的世界存在的对象性视野来界说文化概念,可以说:“文化即建构”。
建构性实践是人类实践的核心。立学致力于解答“文化现代性”的建构性实践“难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现代性—全球化这一事实逻辑之上,进行理论逻辑、价值逻辑的探求。立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方法论,以主体性作为现代性的原则,以文化的自觉意识作为现代性的特征,从文化角度探讨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问题,是建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的历史规律所具有的总体性之上的。立学的理论主旨是“文化建构”,即文化对现代性的塑造。以社会存在的历史性特征为支撑,文化建构通过文化—政治—美学的实践,去激发人的主体性的自由内涵,为人类建立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新的一种结构性的创造活动,最终实现主体自由自觉的存在和全人类的解放。在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实质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地基上,在马克思主义获得成功实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从现代性建构的文化向度,立学可以称为文化—政治—美学三位一体的文化现代性建构学。
立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性建构,立学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命题。立学的核心概念是文化建构。立学的范畴主要包括:立、建构性、总体性;文化、政治、美学;道、正、意、境;存在、创造、审美。其中,核心范畴是建构性。立学主要由“文化即建构”、“文化政治”、“文化建构主义”等重要命题构成,其中,“文化即建构”是立学的“体”,而“文化政治”是其“用”,则“文化建构主义”则为体用兼备,是立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立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定义是文化建构主义。
立学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新视野;第二,厘清了唯物史观作为研究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建构性实践存在论的方法论基础;第三,构建了现代性建构新的研究框架;第四,为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借鉴。
一 、历史是建构性的
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人类的解放,或者说共产主义,不是某种预设好的完美社会,而是历史辩证发展的真实运动” 。“现实不是某种无涉认知的、固定的、预先规定的数量,相反是某种建构的对象。” 高扬实践之主体性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看成是建构性的,是有意志的人类主体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表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性生成的建构性本质。这可以说是立学建构的核心理论——建构性学说(文化建构主义学说)。建构性是立学探究的重大课题。
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是马克思政治哲学所关注的核心,主张通过“劳动的解放”来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政治哲学理念。“‘解放’事实上是现代性方案最核心、最根本的承诺,或者说终极的目标” 。立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全人类的最终解放——共产主义”理论逻辑指向以及“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这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旗帜上的唯一口号,在马克思现代性视域(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反对和批判,对人的解放的承诺)总的理论意向和叙事框架下,在社会历史实践和意识形态上肯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宏大叙事,肯定现实的主体是人,肯定实践。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立学是一种建设性的或肯定性的理论,这个“肯定性”是把历史发展原则作为其基本方法论原则,在把人类历史的本质视为由于人对外部自然的否定性活动而造成的辩证理性发展过程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一定实现的历史规律的肯定,是以实践辩证法为基础的解放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主体辩证法“三位一体”的总体,包括整个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总体认识论和方法论。立学以此为理论前提,沿着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注重人类主体能动性的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的思路即人类主体现实解放的价值论要求,在社会历史本体论基础上,从文化建构主义、文化政治学、文化建构论美学角度建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建构了一套以建构性实践为中心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将建构性实践上升为现代性建构体系的哲学高度,确立了一种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文化理论。
从文化的“名词”的眼光向“动词”的眼光的转向,是确立文化的本体论根基即“建构”的关键。对文化的本体论意义上的界定,“这意指文化关注人的根本生存,文化又在一定层面上塑造人,引导人的生存向更高的维度跃迁。” 雷蒙•威廉斯认为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是文化建构的根本,而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与确立恰恰是现代性构建过程。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只有人的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即实践活动,才是辩证法真实的理论根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关于人的解放的辩证法,是“被看成真正人的生命”的辩证法。创立立学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为了促进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即生存方式的变革。这是实践论、辩证法、价值论三者同一的学术自觉。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共产主义”是其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全球化、现代化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性的图景和趋势,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导是文化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精神实质是人的现代化。立学是笔者从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创立的一种关于“现代性”的理论、建设的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辩证的思维范式和哲学立场,立足人类自我解放的实践,在现代性的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背景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立的现代性建构学。立学以辩证的“肯定”和“建设”为宗旨,以共产主义学说为基础和内核,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理论视域,内在统一于现代性建构这一“总问题”,具有实践和意识形态双重指向。立学的价值主要在于从文化建构主义的角度刻画文化政治、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现象,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所建构的是社会主义全球现代性,这个现代性具有终极的指向性与历史的确定性,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建构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实践本体论的思想,是立学的“基本内核”,即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立学的前提是对社会主义的肯定(内在地、辩证地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批判),出发点是建设。文化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建设”,作为“一种以改变世界为目标的实践”,为立学理论准备了“合理内核”,即高举实践和文化的大旗研究“现代性建构”。现代性作为一种结构性的品质与特性,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种文化或某一个时段中。“现代性本质上是动态的” ,是主体在不断实践中建构起来的。“现代性建构”是立学的理论目标。
笔者将全球性与总体性、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建设性与创造性、理性与规范性、动态性与先进性确立为现代性的构建性概念,将科学、现代性和共产主义作为同一历史前进动力的不同方面,其中,科学是现代性的根本,共产主义是现代性的最高终极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最具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理论,政治与美学的关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大主题。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为主旨的否定的辩证法、否定的美学、解构不同,立学是建立在批评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语境中的肯定的理论、肯定的美学、建构,具有肯定性、建设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全人类的宏大目标内在一致,具有世界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体现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所具有的批判与重建的双重目标。” 即:改造、拯救资本主义异化现实中人的精神世界,批判、扬弃其中的非理性的趋向,清除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立学的确定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对不合目的的外部自然的否定性,一方面是对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肯定性,包括肯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肯定主体,肯定实践。两个方面辩证统一于人类实践之中。
二 、“立”即“建构性实践”
马克思的理论前提是现实社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就哲学范式而言:从理论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强调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即现代思想家所说的“主体间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确立了以人的现实生活即实践活动作为新哲学的理论基础,人的实践即主体的能动性和主体对象化(客体化)建构和实现。马克思所特有的作为其全部哲学之基础的实践概念“包含有客观实在性、历史性,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这相互统一的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定。” “实践本质上是人与世界互为中介相互生成的过程。” “实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之一”,“实践被视作与理论(认识)相对的人的‘做’(制作)、行为、行动、生活、活动等,即认识(理论)的应用和实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改变。” “实践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肯定性的建构功能——建造构筑起一个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的唯物主义观,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一种存在哲学,以历史性作为存在论的基本范畴,历史性成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是人类创造历史的能动的历史性活动,历史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变化、生成和发展,历史就是人的生成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本身。建构性实践是指内含主体性建构精神的历史实践,即“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此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之“实践”成为存在论的本质范畴是历史性的;二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主体性原则,即创造历史的实践意志和主体性的建构精神。这里的主体性是基于交往实践活动之上的以人的理性为内核、蕴含着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在现代性的建构性实践中,理性、历史性、主体性是合一的,这里的“理性不是先验普遍同一的观念,而是历史合理化趋向的表达。”理性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特征。”“人本身和人的理性都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并继续处于生成过程中。离开了历史性,就没有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历史之中,我们才能生成为主体。”
立学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建构论哲学,具有现实性和建构性,强调以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为存在论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建构。立学以一个“立”字作为所创理论的中心词和基本概念,它既是存在论的、实践论的,又是方法论的,既是实践的,又是理论的。现实构想是文化—政治—美学“三位一体”,建基于以存在为根据的总体性和世界历史的运动性,这是立学确立的条件。立学的逻辑起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目标是人类解放,实现条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构性实践。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成论视野中,“立”(establishing)即“建构性实践”,是“动态的”、“历史理性的”,是实践哲学范畴,与“建”、“建构”、“建设”等概念具有同一性。“‘立’有‘创造、建设’的意思。它代表着人们珍重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并实际地寻求生活中的生成、更新、肯定、增长和发展。”“建设,是以‘立’为主旨,以‘立’为目的,以‘立’为导向。” 作为一种历史存在论范畴的“立”的概念,基本论域就是现代性问题,理论指向了当今人类生存的历史存在论处境的“现代性”建构。“立”、“建构”、“建设”(三者是同义词)所表征的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人化世界或人化自然,同时改造自身的历史地、具体地、现实地动态生成的过程。海德格尔说:“‘世界’本身就是此在的一个建构要素” 。建构是人类主体从现实世界出发对价值对象的一种“确立”、“建立”、“创构”、“创进”。笔者所理解的“建构”是三重意义即批判、创造与规范的有机统一过程,与作为实践的文化(文化的实践特性)具有同一性,文化也是一个生成、演进、变化的历史过程,文化即文明的创造活动。因此说,在实践的、动态的、本体论意义上,文化即建构,即“人化与化人”的实践过程,是一个未完成、无终点、不断生成的开放系统。立学把“立”、“建构”、“建设”升华为哲学的思维方式,立学正是以一种哲学的方式,融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历史哲学和中国传统价值,并不断吸收当代理论成果,以创造独特的现代性——作为现代性基本向度的文化现代性,这里的文化是作为实践的、动态的、本体论意义的文化,更多的是文化政治,具有文化政治学的特征,从而使立学具有实践和意识形态双重指向。立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实践思维方法和总体性思维方法是立学总的基础方法。借用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观点,立学的“视域融合”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主体视野,以文化建构的人类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世界的基础,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上来看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视域”(社会现实)与通往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价值视域”(价值理想)在“建设”语境中的融合,其“理论视域”聚焦于社会主义现代性,包括人的现代性生存方式(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前提和最终指向都是——现代性的人。
立学的方案概括为文化建构。强调主体及社会是通过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力量而被建构的。建设的过程即破旧立新的过程,立学把社会看作由文化建构起来的世界,其中“人—文化—世界”的“三层世界关系”是互动的,而在“互动结构”中,主要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自由对于必然的终极性扬弃,亦即从人的立场重建整个世界。” 人的活动是通过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两个方面对自在自然进行扬弃。立学研究的是在人的活动的基础上重建整个世界。“立”,即由人的活动建造起一个合目的的世界。是在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否定性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把人类生产活动看作直接现实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否定外部自然的不合目的性,把杂多纷乱的外部世界整合为合目的的存在,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从异化到解放。每一个个人实现对自觉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本质就在于使人得到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肯定。人是价值主体,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无疑是最高的价值,最高价值的实现在于历史过程中。
立学一词受魏晋“玄学”、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谭嗣同“仁学”以及“文学是人学”中的“人学”一词的启发,它所标示的是一种学术取向,它与“实学”、“正学”等相埒,只是一种泛称,而不是同佛学、经学、理学一类的学术专有名称,在一定意义上是比喻用法,而非科学或学科意义上的用法,不是作为一门理论的学科,也不是表示一个学术流派或学说体系。
相较于孔子的仁、老子的道、董仲舒的天、朱熹的理、陆象山的心、王阳明的良知、李退溪的敬、李栗谷的气、刘宗周的诚、戴震的欲,立学所说的“立”,是总体性、规律性的“立”。其总体性体现在“五个辩证统一”,即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思维和存在的辩证统一、理论和实践辩证统一(知和行辩证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辩证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是一个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的、确定性(肯定性)的、历史的、规律的整体。不能把它同单一的行为混淆起来,也不能同单纯的理性推理活动混淆起来,也不能同某个单一的、特殊性的行动主体在社会生产的时候所具有的“能力”混淆起来。“立”即是建设性的“行”,行(劳动)积淀起具有知、情、意的心理结构,使人成为具有各种本质力量的主体。“知、意、情”的心理结构通过“行”来实现,“真、善、美”的价值样态通过“立”达到统一,从而推演出与“知、意、情、行”相对应的“真、善、美、立”。
三 、立学主导的理论符码是“文化建构主义”
立学主导的理论符码是“文化建构主义”(culture constructivism)。立学的内容包括文化—政治—美学辩证融合的关联统一体为本质内核的文化政治学、文化建构论美学和文化建构主义三个部分。主导的理论符码是“文化建构主义”,旨在总体性关联和主体间性构境中建构“同21世纪民主文化的建设性政治需要协调起来” 的以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美学辩证融合的关联统一体为本质内核的文化政治学、文化建构论美学及其创造的文明社会和意义世界。
文化建构主义是解决现代性问题提出的理论构想,文化政治学、文化建构论美学是现实方略。强调“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建构的观点构成了文化建构主义的本质特征。在具体路径上,通过立人文化(个体层面)、群众文化的现代化(群体层面)、大文化观(总体层面)进行个体建构、社会建构实践。文化建构主义重在以活动论范式去诠释文化,文化不仅是静态形式的人的活动的产物(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动态形式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是普遍性的行为模式和活动式样。“文化具有动态的、历史的、社会性、生成性和结构性的特征。” 齐格蒙特•鲍曼在《作为实践的文化》一书中说:“文化就是将知识和旨趣融为一体的一种人类实践的方式。” “文化即建构”体现了文化建构主义真正的成就。“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是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的实现,是获得了公平正义的伦理的实现,更是张扬了人的自由创造能力的审美实现。” 文化建构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为立足点,基本观点是文化即建构,基本范畴是对话(主体性建构)—关系(主体间性建构)—意义(文明社会和意义世界建构),通过对话进行主体性建构,意义在关系中被创造,达到意义世界。目标是以“文化—政治—美学”统一体的结构建构真善美,实现人类的最终目的。
文化建构主义的两个核心要素:主体和文化—政治—美学在实践过程中的结合体。所谓主体就是“社会化了的人类”,“历史中行动的人”。主体不是一般的抽象或实体,它是一个关系范畴,是处于对象性关系中的实践者、认识者,包括个体主体(个人)、群体主体(社会、阶级、民族等等)、类主体(人类)。文化建构的主体不仅是认识主体,更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主体。在实践人类学里,主体是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主体,主体是自身实践活动的产物,主体融入历史、创造历史,并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发展自身。文化、政治、美学之间不存在一方从属于另一方的问题,它们是平等的,各自独立又相互通融,推动人类自由解放的事业。从实践活动出发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实践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强调的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文化活动、政治活动、审美活动都具有实践本性,都与人类的最终目的密切相关,都置于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宏大视域之中。处于这个宏大叙事中的政治是宏大政治,即解放政治,它是一种解放的力量。从政治本体论和建构论的历史性的实践的角度,从文化政治、建构性政治、政治美学层面思考文化、政治、美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映现、内在贯通的关系,提出文化建构主义学说,认为文化即建构,建构即文化,文化和话语都是在特定权力形态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并被用于强化这种权力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和话语是在以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这一特定权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被用于强化社会主义形态。在文化建构主义语境下,文化即文化政治,政治即建构性政治,美学即政治美学。文化(“体”“用”“道”“器”兼备)是战略、目的,政治(“器”)是本体、手段,美学(“道”)是尺度、旨归。文化—政治—美学,这种关联是一种接合。“接合被视为文化研究与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 立学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理论、建设的哲学,“接合”这一概念也必然地包含在立学之中。立学指向以人类解放为目标的文化、政治、审美等多种内涵,并把文化、政治、审美活动作为人类解放的途径和方法,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从文化建构主义的角度刻画文化政治、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性。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文化是“一种审美与政治的范畴”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 文化建构论美学是以存在论(本体论)为哲学基础,以政治本体审美论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目的是社会主义现代性建设。在实践基础上,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统一,“使美学更好地为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作出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运作。” 因此,文化建构论美学本质上是政治美学(Political Aesthetics)和文化美学,也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崇高美学,其价值的最终指向是建立在政治、经济、社会意义上的人的解放与自由。“人的解放的学说作为马克思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美学的原理” 。从政治与美学的统一来看,人类实践的最鲜明特征之一就是能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造”,是自由的创造活动。自由就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后期至今政治美学思潮的先锋者,她认为“政治的意义在于自由”,“政治的最高目的在于自由。” 她将政治从审美视角去分析,探讨建立持久政治自由的问题。朗西埃的审美政治思想与阿伦特政治美学追求人类自由解放的旨归并行不悖,朗西埃终其一生践行着“政治即审美”的信条。他在《歧义:政治与哲学》总结了政治与美学的关系:“原则上政治就是审美的。” 骆冬青认为:“政治美学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美学。”“意识形态乃是政治美学的活的灵魂。”“因此,意识形态的分析、批判与重建,就是政治美学的核心任务。” 张盾认为:“在政治美学的领地内,艺术的创造与认识的共同目标是社会性的教育和教化,而非个人性的作为直观和体验的鉴赏。” 政治与美学的关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大主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认为:“审美活动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资本主义社会与美和人的本质相对立;艺术作品能够在政治革命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文化与政治的关联,海德格尔认为:“人类活动被当作文化来理解和贯彻了。而文化就是通过维护人类的至高财富来实现最高价值。文化本质上必然作为这种维护来照料自身,并因此成为文化政治。” 单世联认为:“文化与政治并非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缠绕的统一体。” “马克思的文化思想是一种文化政治。”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文化仍处于建构之中。在汤林森看来,“‘现代性’指涉的是全球发展过程中文化延展的主轴。” 现代性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现代化进程总是在行进之中。墨菲认为:“现代性必须在政治的层面上加以界定” 。弗农•V•阿斯巴图连《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的意义》一文中说:“现代化的最高终极目标,就是共产主义”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文化问题绝不是一种次要维度,而是一种本质维度。”认为文化是意义的生产,在多元建构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应当占据显著的位置,文化不应当仅仅反映世界,而应和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社会进程一道建构现代世界。文化和社会身份的建构作为现代性建构的一部分更值得强调,因为归属感有利于把人们结合在一个想象共同体之中,象征性边界可以界定个体是否属于这一共同体。所谓文化转向就是转向人的真正的解放,转向善的政治,转向过一种共享的共同体的文化生活。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把“人是目的”理解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提出“真正的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通向这个共同体的实践具有一种建构的力量——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改变世界、建构世界,文化的、审美的、民主的人民在实践中成为“建构的共同体”,“它所要带来的是团结中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 。
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不断自我变革的运动过程。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是一种历史性建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一种历史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目标方向确定性,因此,文化建构主义也是文化—历史建构主义。“历史具有内在的辩证法,在历史运动的过程中展示了自身。” 马克思确立了内在于实践的历史概念,马克思哲学中的“历史”是现实的人类世界发展史,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史。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实践论辩证法的对象是现实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有机整体都有其生命的结果。现实的有机整体的结构也是由历史上的有机整体的结构发展而来的,在现实的有机整体的结构中,历史上的有机整体的结构以其发展了的形式存在着。” “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现代性的最高理想,这个自由王国的建构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历史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立学的“立”处在历史化语境中,体现出自身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所规定的。正如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对“话语的实践”规律的阐述:“这些规律总是被确定在时间和空间里,而这些时间和空间又在一定的时代和某些既定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或者语言等方面确定了陈述功能实施的条件。” 在当今时代全球化语境下,“立”的规律性所确定的是——社会主义。
四 、立学即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学
立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历史科学”,所强调的科学是一套辩证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既要对经验现实具有建设性、实践性,又要保持对历史进程的批判性或超越性。历史就是人在具体社会境遇中不断朝向未来而自觉生成着的现实进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正义事业,在全球化、信息化与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历史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转变为“世界历史”。
立学是以实践观、进步观为立足点,关于人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发展的现代性建构哲学理论。立学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要求从人们的实践出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诉之于群众的实践活动去解决问题。立学的背景是文化转型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核心概念是“文化建构”。总体特征是“革新”。立学植根于全球化、现代化的人类社会,并贯通宇宙、社会、人生,以城市化工业社会为关注的起点,以道为保证,以正为支撑,以意为先导,以境为指向,以科学为唯一路径,以建构(包括批判与规范)为方法论,以存在、创造、审美为基本方式,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追求,以推动实现劳苦群众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社会解放为内在逻辑,建构起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政治本体审美论”现代性建构之道,即“道始于情,道合于理,道行于通,道成于立。”
在内涵上,立学核心要义是现代性建构。从马克思政治哲学、实践哲学意义上,用一句话概括立学理论就是:现代性建构。“现代性”是立学的灵魂、根本、总纲,是指社会主义现代性。现代性建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立学以“建设性”为核心价值,强调建构,即现代性建构,是一种“立”的理论和建设的哲学,也是有直接现实意义的实学。“立”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共同体,包括个体、群体、总体。现代性建构的基本规定性,即科学性、民主性是其最为基础的属性;建设性是其核心价值,最本质、最重要的特性;总体性是其原则;主体性(以人的理性为内核,蕴含着主体间性)、公共性是其哲学特性。立学即建构学,是建设的哲学,是一种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更注重实践、行动、活动,立学的建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并举。立学的核心、主题是文化建构,建构并非盲目行动,包括存在、创造、审美三个相互联结在一起的范畴。最终走向“人类存在最后的审美化——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 。立学的基本原则,即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立学的学术品格,即守正、补缺、批判、创新。立学的文化格局,即差异共存,美美并立。立学在内容上以文化、政治、美学的统一为本质内核,提出文化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在文化政治、文化的动态性和本体论意义上,文化即建构。文化是人类的活动和人类彼此创造的过程和结果。建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始终行进在历史发展的路上。立学主旨是“立”。立,即建、建构,是人类实践活动,是总体中的过程。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以人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为现实基础,以改造社会与人生为目的,以文化建构主义作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作范导,以存在为根基,以创造为动力,以审美为旨归。以“现代性建构”为基本论域和切入点,建立起了实践论的思想体系——立学。立学的本质、核心是“现代性建构”。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以对象化为基础的构成性的总体,不是预先给定的总体,通向人类存在的最后审美化——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现代性建构的过程。
在理论逻辑上,立学是立在马克思政治哲学、实践哲学的地基上。马克思对自己的政治哲学称谓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实质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终极价值追求,也是立学的逻辑起点和终极价值追求。立学的主体与本体,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与本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社会化了的人类”或“人类的社会化”为主体,所以它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全部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成果为主体。立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给立学提供了认识论和本体论基础。立学的思想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唯物史观是立学思想的现实依据,建构主义理念是建设立学思想大厦的软实力。立学的基础、主题和理论核心为文化建构主义学说。立学大厦的框架结构是以文化建构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性建构体系。立学的本质、核心是以历史理性(理性在与历史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为旨归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其基本向度即文化—政治—美学三位一体的文化现代性建构。总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性,是立学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总要求是道、正、意、境。昭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理论特征上仍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的宏大叙事,诸如解放、革命与历史进步等,同时又吸收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理论研究的一些理论话语,如文化政治等,不断拓展理论视野。
在意义上,立学的意义,即立学是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人类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通向人类存在的最后审美化——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之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现代性建构之道,有助于使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性的研究进入新的境界。立学,或者说现代性建构学,正如李泽厚谈到他提出的情本体,或者说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时所说的:“这是一种世界的视角,人类的视角,不是一个民族的视角,不只是中国视角。” 立学的理论战略是世界眼光、时代特色。立学具有原创性,不仅是因为它作出了方法、观念、问题框架,而且是因为它敏锐的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文化政治立场,以及超越区域和地理政治疆域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立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哲学、一种意识形态理论、一种解放话语,现代性问题是它们实现深层结合的一个关节点。立学理论中重要的三个概念是文化、政治与美学,立学理论是三个概念的融通,在历史的、实践的层面将文化、政治、美学连接在一起。立学即现代性建构与人类解放是同一问题的不同维度,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其根就在人的实践本质那里。立学从人的实践本质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文化、政治、审美三者内在地联系起来,并与历史科学、人类学研究联系起来,跨文化学、政治学、美学等多学科,和现代化理论、文化研究、文化政治、政治美学融汇一炉,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建构主义等20世纪以来的哲学思潮深入结合,打通了文化、审美与人类解放的政治理想之间的通道,形成了跨学科性、建构式等理论优势,主体性接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野,以立学理论为支撑的政治本体审美论美学以及文化建构主义为理论架构的现代性建构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现代性,推进人类自由解放的事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立学也将在文化现代性的建构性实践的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蕴含的一些观点、学说、理论,或许会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建构性的理论资源。
创造历史,改变世界,走向人类解放的自由之境!
参考文献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似自然性、物役性批判理论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杨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陈晏清等.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王南湜.人类活动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朱立元.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兼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问题研究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张盾,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李兵.生存与解放: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哲学主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罗骞. 超越与自由:能在论的社会历史现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罗骞. 面对存在与超越实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罗骞. 走向建构性政治: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罗骞. 现代性的存在论批判: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文苑仲.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
陆剑杰.掌握命运创造历史的哲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李岩.当代政治美学的异质走向——论朗西埃对阿伦特美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李应龙.审美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杜染,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13021055898,62249805,duran@pku.org.cn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交大知行大厦5层,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