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学术为生命,以学术相砥砺
——深切缅怀费振刚老师
杜染
费振刚老师是我在北大求学时教授我们“古代文学”课程的老师,当时费老师50多岁,是北大著名教授,著名文学史家、汉赋研究专家。
“古代文学”课程有两个学期的课程,教材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共四册),由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该教材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别奖,当时已多次印刷,发行量达100多万册,很多高等院校用作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材。1961年,费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参与主编《中国文学史》这部教材,1963年7月出版。
费老师为我们上了第一个学期80学时的课程和第二个学期80学时的大部分课程,每周两次课,上课地点在三教105。我记得这门课的课程在期中期末都有作业,有一次是写一篇课程论文,我写的是庄子。这篇论文只是写了对《庄子》一书的粗浅认识,还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性,作为课程作业,顺利通过了。这门课最终考试时,我的考试成绩是83分。
“古代文学”是必修课,涉及各历史朝代的文学,内容繁多,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厚重历史。在课堂上,费老师讲授自己作为主编之一的《中国文学史》,自是驾轻就熟,讲到秦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更是如数家珍。费老师讲起课来稍微带着一点儿口音,站着讲课,讲到重要内容时,会在黑板上写板书,讲课一丝不苟,将古代文学史的知识和作家作品讲解得清清楚楚,有时还结合自己的研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课间休息时,我和费老师交谈中还知道了他辑校的《全汉赋》。这部书和后来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全汉赋校注》,极大地推进了对汉赋的研究。
费老师1955年从辽宁鞍山一个产业工人家庭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受教于魏建功、王力、高名凯、周祖谟、朱德熙、游国恩、林庚、吴组湘、王瑶、王季思等国内一流专家学者。还在上学时的1958年,就和五十几个同学一起,在老师指导下编写出版了长达78万字的《中国文学史》,1959年与七十多个同学对该书进行大规模的全面修改再版后增加到125万字。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多年任中文系副主任,在1994年至2000年任中文系主任一职,其间,他提出“以不变应万变”,不改系名,不扩招专业,守卫学术传统正道,为中文系发展倾心尽力。他在《守望——我的北大五十五年》一书的题记中写道:“我坚信不管是还在学校学习的同学和在岗的教职员工,也不管是离开学校的校友和退休的教职员工,我们都是中文系——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优良传统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可以说,费老师的人生是与北大中文系密不可分的,他在教学一线教授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他的学术成果惠及海内外众多的学人和读者。
费老师不仅在行政事务工作和教学一线中是中文系的一面旗帜,在做学问上也是著作等身的学术巨擘,堪称楷模。在一次访谈中,费老师谈到做学问时说:“我认为真真正正想做学问的人,就得静下心来,规规矩矩地多读几本书,忘掉许多的功名利禄——少一分光鲜,多一分平淡,才能有收获。” 除了汉赋研究和参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费老师还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秦汉魏晋南北朝分支编写组副主编,并主编了《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史纲》、《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还有《汉赋辞典》、《怀亲诗》、《古代游记精华》、《诗经类传》等学术著作,也有《守望——我的北大五十五年》、《我是燕园北大人》这样的学术随笔作品集,在学界享有盛誉。
2002年,费老师退休后,应广西大学梧州分校邀请,筹建梧州学院中文系本科专业,他不仅自己为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还邀请大学时的同学谢冕、侯学超、黄修己讲授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2002年至2008年,费老师绝大部分时间是居住在梧州学院的校园内,坚持7年在边陲继续教书育人,直到2009年6月中风病倒为止。他不仅传授文学知识,还给同学们讲做人的道理,他劝告同学们:“个人无法改变客观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不可以随波逐流,不可以同流合污,不可以趋炎附势。我们要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可以懈怠,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期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亲人。” 在费老师的辛勤工作下,梧州学院中文系不仅“升本”成功,还培养出了后来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得意弟子,费老师的学术事业也在弟子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费老师的学术享誉海内外,其学者风范,其宽厚温和、平易近人的师者形象也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在费老师的随笔作品集中收入了多篇他为弟子学人的学术著作写的序,提携后学之良苦用心,其心可鉴。在随笔作品集中,有的文章是费老师中风后右手不能用,而用左手录入电脑的,有的文稿历时约半年才录入完毕,当我们阅读费老师的文章时,不仅会获得知识的滋养,也会从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字中感受到费老师对人生价值的守望和对学术的不懈追求。由于我的工作属于群众文化事业,业务上的学术研究也是在群众文化学这一领域,文学创作也少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写的书也不好打扰费老师作序,只是像以前交作业一样把拙著寄给费老师,算是学生向老师的汇报。想起在课上和课下受费老师的教诲,也只有向费老师那样在事业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做出成绩,才算是对师恩最好的回报啊。
2021年3月22日,费老师在老家辽宁鞍山去世,叶落归根,魂归故里。在当天中文系发布的讣告中,对费老师一生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表达了对费老师的怀念之情——“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得知费老师去世的消息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青葱岁月中在燕园上课的情景不断地涌上心头,往事并不如烟,而是已经深深刻入了我的记忆中,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今天,提笔为我敬仰的费老师写下此文,深切缅怀费老师,也同时警示自己,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不要枉费中文系费老师和其他恩师的敦敦教诲之心血,在学术追求上不能懈怠,用一天天、一点点的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作为对费老师的告慰。
手捧费老师的著作,追忆似水年华,师恩永驻心间。
永远缅怀敬爱的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