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儿童文学作家尹世霖老师
2025-03-29 19:02:39
  • 0
  • 0
  • 0

怀念儿童文学作家尹世霖老师

杜染

2021年1月19日,《北京晚报》刊登记者路艳霞撰写的报道:

因长篇朗诵诗《红旗一角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尹世霖,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18日20时40分许逝世,享年83岁。

尹世霖因晚年罹患癌症不幸去世,引起文学界好友们一片哀伤。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高洪波说:“又走了一个好友,奈何!”尹世霖多年好友、著名诗人金波先生写道:“我的诗友尹世霖先生,一生致力于朗诵诗创作,所花精力多,取得成绩大。他放飞的朗诵诗,如春风里的风筝,飞翔于晴空,飞向孩子们的心灵,飞向美好的明天。”著名作家陈建功称赞他“童心不泯,青春常在,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求索。”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束沛德肯定尹世霖“对推动新时期儿童朗诵诗的发展繁荣方面的贡献与影响,在当今文坛可说首屈一指。”

尹世霖,山东日照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任北京二中历史教研组、史地教研组、史地政教研组组长及教导处副主任,高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他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红旗一角的故事》《少年朗诵诗》《校园朗诵诗集》《我们的祖国》等数十部,历史文学《三国兴亡》《岳云小将真传》等,以及散文集《冷眼热游大江东》、电视剧《养“吊死鬼”的孩子》等。他不仅为少年儿童倾心创作六十余载,还主编有《中国儿歌一千首》《海峡两岸儿歌百家》《中国经典儿歌》(新儿歌卷、名家儿歌卷、童谣卷)等书,并撰写过有着较大影响的儿歌理论文章。

久闻尹老师大名,也阅读过尹老师的作品,和尹老师结识于2008年4月东城作家协会成立之时。尹老师被聘为东城作协秘书长,我和杨发航被聘为副秘书长,当时尹老师已经70岁了,我在东城供职,也负责作协的日常组织工作。后来,理事会改选,尹老师任作协顾问。

我与尹老师的联系主要是编辑《东城故事》丛书和后来创办的《东城文苑》时的约稿工作。2009年6月出版的《东城故事》系列丛书——《名家笔下的东城》,其中编入了尹老师撰写的文章《这是一片盛产作家的土地》,文中介绍了北京二中作家群,为涌现出刘绍棠、丛维熙、韩少华、舒乙、尹世霖等作家的北京二中感到骄傲。

2012年12月,我在编辑《文学东城——北京市东城作家协会作品选(2010-2012)》一书时,征集的作品都是会员们在这三年公开发表的作品。尹老师发给我的是《校园短歌(组诗)》,由三首诗组成:校门、操场、跑道。该诗作原载《儿童文学》2011年第1期。这是该书中唯一的儿童诗。

2015年第2期《东城文苑》编入了尹老师创作的一组童话诗《百花山——系列趣味童话》,包括越野比赛、长跑教练、火红的大氅、娇妹妹、春荒、柳条筐、象爷爷、时装表演等8首童话诗。从中可以得知,尹老师一直在坚持创作,佳作迭出。

最后一次编辑尹老师的作品《红旗一角从心田升起》,是在编辑2021年第1期《东城文苑》时。尹老师的这篇文章作于2020年4月,这应该是尹老师病中创作的作品。文中回顾了自己从上小学到上大学、参加工作,以及130多行的儿童朗诵诗《红旗一角的故事》的创作、演出、在北京电视台播放、出版的风雨历程,还写到了2016、2017年“六一”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尹世霖爷爷”创作六十年作品《金色童谣》发布及朗诵演唱会、尹世霖爷爷童诗朗诵演唱会。还提到了曹灿先生把尹老师的《这样爱我们的祖国》当作自己的传统节目,每次下基层和参加朗诵表演,常常作为自己的重点节目演出。在文章最后,尹老师饱含深情地写道:“2020年又一个新春四月!70年前的四月,我加入了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在我入队70周年的日子,红旗一角从心田升起,我把新编就的《红旗一角的故事》诗集献给我的少年朋友。”

在和尹老师交往的十多年里,与尹老师见面不多,日常联络多是通过电话和邮件。2012年东城作协在位于正仁大厦的东城区第二文化馆举办新春联谊会,尹老师出席活动,与大家共庆新春。2016年11月20日上午,东城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崇文剧场隆重召开,尹老师出席活动,被聘为顾问。我向多年来支持我工作的尹老师表示感谢,并祝他身体健康。

在日常联络中,尹老师也向我说过对东城作协工作的建议,并向作协推荐新会员,对我的工作和生活也给予了亲切的关怀。

2017年6月10日,“尹世霖儿童文学生涯60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我们在儿童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对外的宣传、推介与传播上,还是比较弱,没有及时把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很好地传播到国外,没有形成很好的国际影响力,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尹世霖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的少年儿童,他们从尹世霖先生的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富有中国特色且优秀的精神食粮。”

红领巾呀红旗的一角,

多少烈士的鲜血把你染红;

红领巾呀红旗的一角,

你永远飘扬在我心中。

这是尹老师的成名作《红旗一角的故事》中的一段,把红领巾的意义和少先队员的志向进行了诗意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共产主义接班人,鲜红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沿着革命前辈的光荣路程,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在此,我想用尹老师的《这样爱我们的祖国》一诗,缅怀敬爱的尹老师:

这样爱我们的祖国

人人都说:

我爱我的祖国;

人人都唱:

献给祖国的赞歌。

有人赞美长城是脊梁,

有人歌颂母亲是黄河。

登泰山,一览众山小;

下江南,小桥流水多。

长江万里奔流,

两岸猿声欢啼;

喜马拉雅高耸,

如同女神降落……

有人历数中华文明,

有人指点历史长河;

先哲群星闪烁,

创造如海浪扬波;

五千年灿烂文化,

照亮每一个角落;

多少代奔驰的中华,

曾拉起世纪列车……

而我,我们,

新一代中华少年,

站得应该更高,

看得应该更远,

想得应该更多——

悠久历史,辉煌文明,

毕竟是昨日的事情。

只有把它作为动力,

才能催人振奋、拼搏。

躺在光荣史上陶醉,

无异于喝慢性毒酒;

站在新起点上起跑,

才如同为时代讴歌。

啊,

我,我们,

这样爱我们的祖国——

当为祖先骄傲的时候,

也为今天的落后羞涩:

不必说又有什么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要计算按人口平均到底是多还是少;

不光看海滨大河的三角绿洲,

还要看占国土百分之二十八的沙漠;

不要讲重点中学升学率百分之百,

要看少年文盲在经商、盖楼、驾车;

不去想没有烟酒、没有熟人难办事,

要想为什么这种“病”这样多。

啊,

我,我们,

这样爱我们的祖国——

甩得掉学生的历史包袱,

肩膀轻、步子快、心胸开阔。

既然汉朝有张骞,

唐朝有玄奘,

明朝有郑和,

那么今天,

谁又阻挡得了开放和改革?

既然清朝被推翻,

日寇被驱逐,

那么现在,

谁还敢捆绑十三亿人民钢铁的胳膊?

既然东海之滨已经旭日东升,

那么谁能把太阳紧紧拉着?

既然严冬的坚冰已经被春风剪破,

那么谁能把巨轮在港口封锁……

我们呀我们,

就是这样爱我们的祖国。

爱每一缕晨光,

爱每一片夜色;

爱运动会上的奔跑,

爱聚精会神地听课;

爱对同学甜甜地微笑,

爱对英雄深深地思索……

爱善想,

更爱能做。

从自己做,

从今天做。

然后,

让祖国说:好哇!孩子!

我需要你这样的

爱——国——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