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周园园老师
杜染
在东城作家协会的微信群里,我看到罗雨笙老师转发的一条消息,是首都青年朗诵艺术团2022年4月26日发布的讣告:我团团员周园园因患脑溢血于2022年3月30日晚送至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于4月3日2时去世。享年58岁。周园园,北京市东城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获奖者,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我爱我的祖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贡献奖和第二届仓央嘉措史诗朗诵大赛优秀评委奖。多年来一直在各种国家级朗诵赛事中担任评委。她热爱朗诵事业,热情助人,对同事和朋友无比真诚。我们为失去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而痛苦万分!我们深深地怀念她!
这条讣告,令东城作协会员群里的会员们颇为震惊,纷纷表示悼念。我也觉得这确实是太突然了,因为3月30日下午三点多我们还在微信里针对一个名人的朗诵作品交流看法,她发给我的是语音,言辞畅达,一如往常,没有一丝一毫大病临头的迹象,怎么到了晚上就脑溢血了呢,而且如此严重,交往这么多年,我知道她为父母养老送终,异常辛苦,也从未听她谈起过自己有心脑血管的毛病,真是让人匪夷所思,找不出答案,只能慨叹生命的无常。
我和周老师相识于2010年新的东城区成立后,2011年4月,新的东城作协成立后,我们都是东城作协主席团成员,当时我任常务副秘书长,她任副秘书长,我主要负责文联《东城文苑》刊物编辑,她主要负责诗歌活动,如“中秋诗会”等,她和王童还在东城作协的新春团拜会上担任主持,我是前台主任,我们相互配合,团拜会现场喜庆热烈、温馨和谐。
2011年中秋,东城区文联在龙潭湖公园举办“中秋诗会”,周园园老师参与了这场演出组织工作,邀请朗诵艺术家来东城表演,我也帮助接待曹灿、虹云老师。这场演出中,著名表演艺术家、专业演员与东城区的业余演员联袂登台,为全区人民在中秋夜这美好夜晚的艺术享受中带来审美愉悦,周老师也登台表演了朗诵作品。
在与周老师交往的十几年里,周老师给我的印象除了在朗诵和节目主持上的美丽身影,还有她在待人接物上的古道热肠。
记得有一次开东城作协理事会,周园园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桶自制的酸梅汤,好像是鲁花花生油那样的桶,有五六斤重吧,从位于海淀的家里用小拉车拉着,中途还要乘车、换乘,其中辛苦可以想见。我们品尝着酸梅汤,连连称好,周老师满脸笑容,颇为欣喜。
周老师知道我常年伺候全身瘫痪的老妈,有一次特意到我单位送给我一大包成人纸尿垫,让我很是感动。
在伺候患病的亲人方面,我们俩极为相似,都是并非独生子女,却又一个人伺候父母,只是她伺候的是父亲,我伺候的是母亲。其间感受到的人性和艰辛一言难尽,有时候,我们也在见面时或通过电话、微信语音相互倾诉一下,因为她伺候完母亲走完一生,又常年伺候瘫痪的父亲,为其寻医问药、养老送终。她对我说的在这其中忍受的苦楚,我是感同身受的,记得有一次参加东城文联的活动之后,我们在去护国寺小吃店用餐的路上,我们说起伺候老人的不易。她对我说,尤其是伺候患病的父亲,她瘦弱,而父亲却高大体重,伺候饮食起居颇费力气,父亲瘫痪,大小便也需要她来服侍,而且她一直单身,谈到这儿,她洒脱地说:“那怎么办,是自己的父亲啊,我得管呀,可我还是大姑娘呢呀,也顾不得这些了。”
我离婚后,很多师友为我物色对象,周老师也热情地为我张罗合适的人选,我也把这方面的进展向师友们汇报。2021年8月,我结识了一位内地援藏的西藏大学的老师,交往中相互坦诚、情投意合,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我也做好了异地生活的准备,向关心我个人问题的师友们也通禀了,并向单位请好假准备国庆节飞往西藏定亲。我从未去过西藏,怕有高原反应,西藏大学的这位老师说给我寄来预防高原反应的当地的草药。我知道周老师去过西藏,就向周老师请教,她向我说了一些注意事项,送我一包上次去西藏时没吃的红景天,让我下班到她家楼下取。我单位与她家仅有300米距离,我们坐在她家楼下的长椅上畅谈,她向我介绍去西藏的注意事项、景点情况,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后来,这桩婚事因遭到对方母亲的坚决反对而告终。红景天还没来得及吃,留存至今,成了一份美好的回忆,也是周老师在人间留给我的一份美好情谊的象征。
周园园老师去世后,很多朋友写悼念诗文,抒发悲痛、难舍之情。我知道,在这人世间,周园园老师在朗诵艺术上已经完美绽放,在对待父母方面也尽了大孝,在与师友们交往中也是至真至诚,她已经将德与才留给了我们,留给了人间。此生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有些也是无法选择或预料的,或可归为命运。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面对周老师的离世,虽感匆匆,太匆匆,虽有不舍,太不舍,但也只能慢慢接受这样的事实,接受这样的人生一世,惟愿周老师传播的美好——花开千树、芬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