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艺术家,也是志愿者
——感恩敬爱的曹灿先生
杜染
曹灿先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曾在《雷锋》、《天山脚下》、《沙恭达罗》等四十余部话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在《你好,太平洋!》、《特区冒险家》、《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影视作品中塑造了邓小平的艺术形象,还是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节目《小喇叭》中讲故事的“曹灿叔叔”,在中央和地方广播电台播讲的长篇小说有《艳阳天》、《李自成》、《地球的红飘带》、《少年天子》和“三水西红”四大名著等三十余部,荣获“十大演播艺术家” 、“听众最喜爱的优秀演播艺术家”、“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称号。可以说,在专业领域,曹灿先生已经做到了极致、完美。
1986年,曹灿先生出任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长,大力推进民间朗诵事业的发展,先后担任百余个民间朗诵团体的名誉团长,这个名誉团长绝不是挂个名而已,而是这个团的旗帜、导师,是灵魂人物。为了提高这些团体的朗诵水平,曹灿先生从来不摆大艺术家的架子,而是带着灿烂的笑容、身怀绝技,不辞辛劳地到基层指导群众朗诵,为朗诵爱好者传经送宝,足迹遍布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让朗诵艺术走向基层、走向大众,为普及朗诵艺术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中立下了一座座有助于朗诵艺术繁荣发展的丰碑:1999年创办曹灿艺术学校;2015年,以曹灿命名的“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诞生;2018年,曹灿先生播讲的“曹灿朗诵课”音频课程正式上线;2019年,曹灿先生主编的《“曹灿杯”指导用书》问世。在这一座座丰碑上,镌刻着曹灿先生的高贵品格,凝结着曹灿先生的心血与情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曹灿先生的一生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艺术事业,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也让人们学会艺术,他也在艺术中永生。
曹灿先生还是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我在文化馆行业工作,文化馆是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我和曹灿先生的交往主要是邀请曹灿先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作为表演嘉宾、评委、专家级艺术指导或主讲人、主持人。在这些活动中,我知道曹灿先生家住通州次渠,离中心城区有些远,出行一次往返要花费很长时间,曹灿先生却从未和我提过劳务费、专车接送、用餐等,只要时间允许,总是有求必应,无私奉献,用老艺术家的艺术魅力为群众文化活动增光添彩。曹灿先生说,对业余文艺工作者进行辅导,是一个义不容辞的义务。
回想曹灿先生对我的恩情,除了在工作上对我大力支持,还在生活中对我关心、鼓励。在20多年的交往中,曹灿先生对表演艺术的全情投入、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社会的责任,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我始终在受教于、感化于曹灿先生的德艺双馨,尤其是曹灿先生的奉献精神和高风亮节,像一束光引领着我的精神,像一道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灵。
曹灿先生生于1932年12月27日,比我父亲大一岁多,是我的父辈师长,我在交往中称呼他曹老师或曹老。和曹灿先生的交往是从1998年8月筹备在东城区举办的“心连心赈灾义演”广场文艺晚会时开始的,当时曹老师65岁,我28岁。我是这场赈灾义演的撰稿人,曹灿老师是特邀主持人,和另一位东城区的职工一同主持这场义演。赈灾义演不同于一般的文艺演出,不仅有文艺节目,还有捐款单位捐款、现场访谈等,各环节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主持人在主持的整个过程中,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才能驾驭全场,即使是专业主持人也是颇费心力的。在撰稿时,我知道曹老师是享有盛誉的老艺术家,就把重要的环节都安排给曹老师主持。义演筹备和撰稿的过程中,因为不断会有新的捐款单位加入,串场主持词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等主持词交到曹老师手里时,已经是几经修改的了。曹灿老师和另一位主持人在义演前把主持词与节目串联、捐款环节一个一个地排练了一遍,在演出时,主持与节目及捐款、唱数等环节衔接顺畅、珠联璧合,现场气氛热烈。这场演出是在东长安街国际饭店门前举办的,著名歌唱家马玉涛,著名魔术表演艺术家姚金芬、秦鸣晓以及来自总政歌舞团、空政歌舞团的专业演员和东城区艺术团的群众演员们参加了义演,大家携手在街头献艺、捐款,共同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一份情义。这台满含深情、内容繁多的赈灾义演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共收到捐款总数近841万元。演出结束后,我们演职人员相互祝贺演出成功,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向曹老师表示感谢!曹老师送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
2002年5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之际,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开始组建了东城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曹灿、濮存昕、李金斗等著名艺术家成为东城区社区文化志愿者。曹灿老师以文化志愿者的身份辅导东城区的朗诵艺术,不仅受区文化馆、图书馆之邀辅导朗诵节目,还受景山街道之邀担任“北京景声朗诵艺术团”的名誉团长。还记得东城区举办全区文化干部培训时,邀请曹灿、余声、崔琦等文艺家讲主持艺术。在讲课时,曹灿老师讲述了他的主持经历,和大家分享了他是如何取长补短与女主持配合主持节目的,曹老师风趣幽默的讲授再加上现场表演,让基层文化干部们学习到了主持技巧,也近距离领略到了表演艺术家的风采。
和曹老师相识后,我也多次受领导指派邀请曹灿先生为东城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指导。2006年10月6日,我当时是东城区文化馆文艺活动部副主任,我负责的一场“祖国颂歌”北京散文诗朗诵会在东城区文化馆剧场举办,这场朗诵会没有活动经费,是我向北京文之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寻求的赞助。曹灿老师很早就赶到了文化馆,老艺术家和全区的朗诵骨干齐聚一堂,用朗诵艺术歌唱祖国。曹灿老师和著名歌唱家李元华老师作为专家对本场朗诵作专业点评和示范朗诵。曹灿老师在点评后,示范朗诵了散文诗泰斗柯蓝先生的《给母亲》。李元华老师和曹灿老师朗诵了《静夜思》之后又演唱了歌曲《南泥湾》。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录制播出了朗诵会专题,采访了曹老师。曹老师在访谈时说:“东城区文化馆举办这样的活动,对普及朗诵艺术、培养朗诵人才非常有意义,朗诵对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培养孩子能说话,敢说话,而且还要会说话。还能促进孩子们多读书,积累文学修养,追求真善美,教做人。学好朗诵,是受益一辈子的事。希望孩子们能够热爱朗诵艺术,文化馆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为孩子们提供锻炼的舞台。”谈起朗诵艺术、谈起孩子们,曹灿老师永远是兴致勃勃、全情投入。可是我知道,当时曹灿老师可说是“大病初愈”啊。2004年曹老师患淋巴瘤,可他并没有被病魔吓倒,以乐观的心态迎接人生的挑战,在坚持6个疗程化疗、50余次放疗之后,总算挺了过来。痊愈后,曹老师又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文化志愿活动,以老艺术家的无私情怀为社会奉献着光和热。他常说:“一个人,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你要好好干你自己的事儿,不要后悔。”
2007年2月15日,在我负责的东城区文化馆新春游乐会文化艺术大讲堂活动中,我邀请曹灿老师作为主讲人,和朗诵爱好者们坐在一起,讲自己的艺术人生和表演艺术、朗诵艺术的体会、技巧。曹灿老师和大家亲切交流,谈艺术、谈人生,大家受益匪浅。讲座结束时,纷纷与曹老师合影留念,我也荣幸地与曹老师合了张影。参加活动的手诊专家高峻馥先生还为曹老师仔细地进行了手诊,并嘱咐曹老师注意日常的身体锻炼。走出大讲堂后,我陪曹老师看看文化馆游乐会的各项活动,边走边谈。在和曹老师交谈中得知,曹老师在康复后,又和往常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热爱的朗诵和演播事业中。在书画室,曹老师给文化馆题赠了墨宝,之后对我说:“也给你写幅字吧!”记得曹老师给文化馆写的是“精气神”,给我写的是“真善美”三字。真善美三个字是艺术和人生的最高追求,我非常喜欢,好好珍藏着。在我珍藏的墨宝中,有两幅是我在东城区文化馆工作时著名表演艺术家为我题写的。一幅是1998年郑在石先生和谢添先生应邀出席东城区文化馆的活动时,郑先生为我题写的“正气为道 杜染先生雅正 戊寅年仲夏 郑在石”。郑在石先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在电影《芙蓉镇》里饰演谷燕山,2007年逝世。另一幅是2007年曹灿先生应邀在东城区文化馆新春游乐会文化艺术大讲堂讲座之余为我题写的“真善美 已丑冬日 曹灿”。这两幅作品以及赵书先生题赠的墨宝“做人如直杨 处事似垂柳”都收入到了2012年出版的《杜染作品集》之中,名家墨宝为拙著增辉,也体现了老艺术家和文化前辈对我的关心和鼓励,这份恩情也在时时鞭策着我在文化工作中拼搏进取、不懈奋斗。
此后,东城区图书馆举办朗诵活动,肖佐刚馆长和我说,希望能邀请到曹灿老师,我把肖馆长的邀请和曹老师汇报之后,曹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从此后,曹老师在东城区图书馆的朗诵活动中,以一名老艺术家和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多次莅临指导,并欣然为东图的朗诵活动题词:“听朗诵,到东图”。
2010年3月,在东城区妇联举办的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一百周年演出中,领导派给我一项创作任务,创作一首反映东城历史文化和当代发展的诗歌,由全区局级女领导干部朗诵。我创作了诗歌《我心东城》,几经修改,终于通过了。接下来,领导又派给我一个任务,邀请曹灿老师做专家辅导。我再一次把曹老师请到东城区文化馆,对这个节目进行表演辅导。记得曹老师又是早早地来到文化馆,自己认真对这首诗歌进行二度创作。在进行辅导时,曹老师先是自己做示范朗诵,然后又讲解对这首诗的朗诵技巧,从吐字发音、语气轻重、节奏快慢、情感表达等多方面,一句一句地辅导,并划分每人朗诵的段落,对整个节目的艺术呈现进行细致辅导,利用了半天时间,把这个节目编排好了,大家都很满意,感谢曹老师的专业辅导。在正式演出中,这个节目演得非常成功!这也是我最后一次邀请曹老师到东城区文化馆,2010年6月,我调到北京市文化馆负责群众文学和理论研究工作,和曹老师见面的机会少了,知道曹老师忙,平时发微信问候,有时候我也会到曹老师在次渠华馨园小区的家里去看望。2011年春天,我到曹老师家看望,我向曹老师汇报了我在新单位的工作情况以及生活情况,正在出版的《杜染作品集》以及惠赐墨宝收入作品集的情况,并转达了手诊专家高峻馥先生对他的关心和问候,曹老师和我说了他的身体状况和近期的演播活动,记得那时曹老师正在录制一个长篇节目——《西游记》,我劝他不要太劳累,注意休息,注意营养,保持健康快乐。曹老师说,还好,没有什么烦心事,精力全投到这个节目里去了,休息时写写书法。曹老师还让我参观参观他的书画室、工作间和小花园。谈到表演,曹老师对我说,我是江苏人,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话剧演员又对台词的要求很高,我就经常练习朗诵、练绕口令、学大鼓,纠正我的口音,后来也经常到一些学校、机关演出。1956年9月,有一次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演出,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栏目的编辑钟晓东发现了,于是成了“小喇叭”栏目里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曹灿叔叔”。我身高才一米六二,在演员里不占优势,但正是这个身高,让我有幸被挑中演雷锋、邓小平。为了演好邓小平,我从电台找到邓小平讲话的录音,模仿他说四川话;找来邓小平接见活动以及接受采访的电视新闻录像,琢磨他的言谈举止;也通过采访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把握他的性格特点。后来又得到中央批示,获准参加小平同志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的现场采访。我在邓小平身边一直盯着他看,他说话、抽烟的姿势,他应对自如的回答,全印在我脑子里面了。当时我就感觉到,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当时已经是80多岁了,思路那么清晰,逻辑那么清楚,而且那么睿智,回答得特别地准确,佩服得不得了,所以我觉得我要演邓小平的话,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很难的。能够演邓小平,也是很幸运的。扮演了邓老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让伟人形象活在观众心中。曹老师是所有扮演邓小平的演员中唯一直接见过邓小平同志的。
2011年中秋,东城区文联在龙潭湖公园举办中秋晚会,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曹灿、虹云等表演。我在东城作协兼任常务副秘书长,也帮助组织这次活动。演出前,曹灿老师很早就到了现场,一些演员和观众没有和曹老师照过相,纷纷和曹老师合影,我也借机调皮地和曹老师说:“曹老师,我也和您照张相,我也没跟您照过相呢!”曹老师说:“咱们怎没照过相,在东城文化馆照过呀!”我一边笑一边说:“是,是,照过,照过的,我是跟您开个玩笑,想和您再照一张!”哈哈哈!我们都笑了。当时曹老师已经78岁了,社会活动那么多,事隔多年,还能清楚地记得在东城区文化馆的活动中和我照过相,我真是佩服曹老师惊人的记忆力,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啊!在活动结束后送曹老师回家的路上,我说:“我真佩服您,您刚才表演的《将进酒》真是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真是了不起啊!”曹老师说:“你也很了不起啊!你又要工作、又要照顾老妈,还写了那么多的文章,可不简单啊!”那次演出我还帮助迎送虹云老师,曹灿老师和虹云老师的朗诵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虹云老师知道我在群艺馆工作,还和我说起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过北京群众艺术馆的话剧班。
在演播和朗诵艺术上,曹老师将朗诵和传统评书结合起来,创造出自己的演播风格。曹老师朗诵的文体和表演的类别十分丰富,既有故事、小说,又有古体诗、现代诗,以及寓言、讽刺诗,还有话剧和影视人物塑造。曹老师除了朗诵和表演《将进酒》、《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雷锋之歌》、《李自成》等名篇佳作,还喜欢找一些寄寓着人生感悟的有内涵有哲理的新作进行朗诵,比如《握手》、《人生》、《今天》、《老马识途歌》等,这些作品被曹老师朗诵时极富艺术感染力,每句诗词、每句台词都是融入了曹老师的人生感悟之后从心底发出的,朗诵者化为了作者,化为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曹老师还结合自己的表演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心得:比如朗诵的三个特点:音乐性、行动性、形象性;比如演员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这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看完演出之后对演员们说的;比如艺术有审美追求,艺术表现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象征手法;比如讲故事时“嬉笑怒骂、油腔滑调、装腔作势”,这样才够中国味。2018年5月,曹老师和我说过正在给喜马拉雅电台录制一些作品,在家里的工作间里,在电脑上用编辑软件自己录制、自己剪辑,录好后发给电台。我很佩服曹老师能如此熟练地运用互联网音频分享平台,这样受众面可以说是“全覆盖”了啊。2018年9月,曹灿老师主动将自己以前的朗诵作品的使用权授予中央电视台。他表示:“就是为了能够把过去的一些好的东西,能够继续流传。如果东西都尘封起来搁在那儿,就不会起作用的。像中央台可以把过去讲的一些故事,把它更形象化,比如用动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我觉得这个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我在签约的时候,没有什么更多的条件就签了。”
在生活中,曹老师乐观谦和、胸怀坦荡、风趣幽默,还关注社会、直面现实,从不忌讳常人不愿直面的“老”、“死”等字眼。我一直记得他在2002年作为东城区文化志愿者演出时的节目,朗诵的就是一首说“老”的诗歌——《老马识途歌》。曹老师的微信用户名称“老玫瑰”,他解释说:我内心有爱,依然浪漫,但是老了,如今,玫瑰枯萎,然而,芳香留世。进入晚年的曹老师,几次大病缠身,又几次都是化险为夷,这无不与曹老师的坦然面对、积极治疗有关。2004年患淋巴瘤,积极化疗、放疗,成功脱险;2013年,患结肠癌,经过手术,成功脱险;2017年1月,因淋巴瘤造成胃溃疡住院化疗,又做手术,成功脱险。2019年4月,原来的淋巴瘤发生脑转移,经过化疗后,病情好转。面对生死,曹老师在2004年患淋巴瘤时就躺在床上琢磨过:“我今年74岁,如果死了有什么遗憾吗?人到七十古来稀,从年龄上说,我赚了;从事业上说,我虽不是大红大紫,但小有名气,也给世界留了一点东西,没有白来一趟;生活上呢,一儿一女,有老伴儿,有房有车;最重要的是,我这辈子没对不起谁,没害过人,从来都以善待人,对得起世界、对得起家庭、对得起朋友,死就死了吧,没事儿!”
曹老师是一名老党员,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对影视圈天价片酬、阴阳合同,曹老师认为演员应该有基本的职业操守。反对社会上的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等恶劣现象,尤其是当听到对雷锋的不当言论,曹老师以雷锋扮演者的真实感受予以驳斥,以正视听。2019年12月27日87岁生日时,曹老师已经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了,26日是腊月初一,前来看望他的姜昆、瞿弦和、张筠英、雅坤等亲友在病床前为曹老师唱起了生日歌,曹老师双手合十,笑着对大家说:“我许个愿:希望国泰民安,香港的事,早点解决!”
曹老师告诉子女:“告别仪式不要弄得那么悲惨,遗像也找张彩色的好看的,让大伙儿知道我是高高兴兴走的,希望他们以后想起我来的时候也都是微笑的。”2020年1月8日,在与癌症抗争了15年后,敬爱的曹灿先生因癌症在京离世,享年87岁。曹老师的儿子曹红宇说:“老人家是在睡梦中走的,没有痛苦。”
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的告别仪式上,为前来告别的上千群众准备的是一支支鲜艳的红玫瑰……我们恭恭敬敬地将红玫瑰献给曹老师,也将芳香永留在心田。
曹老师的表演艺术也将会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中永远传诵。